2025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加入新高考的第一年,试题立足于东北三省和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实际,坚持立德树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重视学生核心素养考查,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励学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试题坚持高校人才选拔要求通过对考试内容设计和考查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落实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要求;试题努力发挥考试对基础教育的导向作用,通过正向积极的价值引领,引导高中教学向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
一、试卷结构
二、试题评析
试题聚焦情境素材的梯度设计和结构化的呈现方式,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宏大叙事到党和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微观深描,巧妙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与区域思政教育资源相融合,在情境与价值观的整体诠释中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培育青年学生的爱国心、强国志、报国情。
如第19题以当今中国软实力排名上升至世界第二位等为情境,这一情境是中国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认可和支持的生动写照。本题旨在激励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投身于服务人民、奉献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回应时代之问,紧扣思政学科核心素养
一、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厚植家国情怀。
如第1题以总书记的东北足迹——生态安全篇为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推进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更加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二、挖掘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如第9题,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紫鹊界梯田入手,集中呈现雪峰山脉腹地居民的智慧与创造力,既反映地域文化的独树一帜,也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三、关注社会民生,彰显学科价值
如第3题人民会堂增加影院供给、第5题2023年城乡居民不同途径的收入占比等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进步、社会民生,凸显社会责任意识与个人担当,激发学生的公共参与热情。
聚焦关键能力,提升思政学科思维品质
试题通过整合素材、创新设问方式和呈现形式等,突出考查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引导课堂教学重视点、线、面、体的整合贯通,需要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综合运用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等学科思维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在推理与论证中展现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
如第18题要求学生现场学习新的法律知识并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较好的区分度。于服务人民、奉献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三、“变”与“不变”
(一)试卷结构的变化
黑吉辽蒙卷的试卷结构在2024年基础上,保持总体稳定,局部求变,除了在各模块题量上略有微调,还打乱了某些选择题的局部顺序,以防止固化复习模式,减少按套路机械刷题。
(二)试题难度的变化
整体难度下降,在非选择题上显著降低难度,尤其以第19题为标志。2024年第19题的高难度在于:第一,在情境上,本题情境新颖,结构不良,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需要综合运用经济、地理等知识才能有效理解情境信息;第二,在能力上,由于本题情境与答案的关联程度较小,所以学生难以直接从情境中归纳出答案,而需要根据情境线索进一步运用演绎推理方法;第三,在知识上,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绝非仅限于教材知识,还包括经济学科思维(如成本-收益分析)、时政知识(如红海危机、我国能源安全、我国“双碳”目标)等。
相反,2025年第19题情境虽然新颖,但是结构良好,与设问关系紧密,学生可以迅速找到设问变量在情境中的所指,并运用归纳推理和简短的演绎推理即可完成绝大多数小问。另外,所考查的知识主要局限在教材上。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问要求学生运用探求因果关系五法设计方案,方式新颖,认知要求有所提高,充分彰显了对科学精神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这是对选3《逻辑与思维》考查方式的一大进步,值得推广。
(三)命题风格的不变
新高考下,学科素养导向不变。因此,试题总体风格不变。在知识上,试题仍然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在能力上,对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能力要求依旧较高;在情境上,还是注重图文并重、文字与数字结合,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自然科技、跨学科等;在设问上,总体保持稳定。
四、复习课的基本任务
一是帮助学生形成本学科整合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因为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只有被整合、系统化之后,才能被综合运用,才能经受复杂陌生情境的挑战。完成这个任务,是为了应对本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中第一个层次的能力要求,即对学科知识的整合程度及整合能力。
二是培养学生准确调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考试测评中,就是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学科理论使用学科术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完成这个任务,是为了应对本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中第二个层次的能力要求,即专业语言表达能力。
三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思维观念和思维方式。表现在考试测评中,就是学生能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去观察、描述、分析和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完成这个任务,是为了应对本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中第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即学科思维方式的发展水平和运用能力。
黑吉辽蒙卷 https://www.stzy.com/resource/587946601616277504_0_1.html